标志性建筑物设计问题

编辑单位:广州中土文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编辑时间:2019年03月19日
来源:绿维网站

标志性建筑物设计问题(上、下)
       在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中,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不断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各种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中的精品已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而载入史册,保留至今的很多已经成为著名旅游胜地的标志物,其中有的还成为一些城市甚至国家的标志和象征。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浪潮和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浪潮,给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社会文化心理带来了巨变,随之建筑无论从技术还是文化、精神内涵上也呈现出突破传统模式而加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在很多区域无论城市中心还是郊区、旅游胜地或者旅游开发区,许多地方政府、建筑师,甚至商人都想建造出标志性建筑。

       经济的速度让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体量巨大、形态奇特的建筑物矗立起来,有的成为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人们在到达由这些标志物所“统治”的区域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感叹于这些新的城市标志的宏伟、独特抑或壮观,正如同鸟巢之于北京,可以预见的是奥运会之后会有很多游客在参观了以前的故宫、长城等景点之后,不会放下北京新增的这样一座21世纪的现代地标建筑物。在奥运会过后,这种大型的公共活动型建筑会成为带给人们一段段体育故事的载体,信息时代的旅游活动更让这些新的标志性建构筑物名声在外乃至世界闻名。

       美国的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将构成人们的城市心理印象的基本成分分成五种,即路径、区域、边缘、标志、结点,认为这些是构成城市图像的骨架。一般来说,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形象,路径是人们在其中通过的城市线性空间,结点则是城市中的一些重要路径汇集点,它们都是形成城市图像的重要因素。由于建筑是城市中人类的最大的物质产品,最容易成为城市的标志,因而也最能体现人类改变城市图像的意志,那些地处城市结点上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对构成城市的形象尤为重要。所以,人们把能够代表和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称为“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物作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一方面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从功能、形象、位置、文化、精神内涵等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城市或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归纳出传统标志性建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通过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分析,研讨当今标志性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形成这些误区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传统标志性建筑物的分析
(一)传统标志性建筑的类型及功能
1、聚落公共中心建筑
       公共中心一般指聚落中居民集会的场所。为满足其功能需要,一般有一栋代表性的建筑,如侗族的鼓楼、汉族的祠堂、傣族的缅寺等等。这些场所要么由于民族、宗教信仰、节日,要么因为公共生产、公共娱乐等功能,形成了较具规模或较具体量的建筑聚落,聚落公共中心建筑因具有极强的公共性、独特的形象、深刻的文化含义等特点而成为聚落的标志性建筑。

2、礼制建筑
       我国古代崇尚礼制,因礼而产生的建筑类型,除祭祀和教化之用的建筑外,还有钟楼、鼓楼、阙楼等在城市布置上所需的礼器建筑。钟楼、鼓楼在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它的功能不仅是报时、预警、而且兼具政治象征、军事指挥等功能,作为突出的公共建筑位居城池的中心,常常成为城市的标志。在钟楼和鼓楼的周围有官署、寺庙和居民区,因此钟楼和鼓楼附近也就成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3、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是信徒修行和举行仪式的空间场所。宗教建筑如寺庙有很多标志性建筑物,山门、佛塔、佛殿……宗教的标志性建筑物严肃、庄重。

4.防御性建筑
      古代城市或聚落多是防御性极强的建筑组群。为了防止外敌入侵,村民、市民修建了很多防御工事。大到万里长城,小到村落的堡墙,这些防御工事一般由城墙、城门、角楼等组成。城门是进出城的通道和敌方进攻的主要位置,同时也是城市的入口标志,在建筑形象上往往体现出城市中独特的标志性建筑。

5、风水建筑
       风水学说是我国古代在城市、聚落选址和规划方面的理论,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城市、聚落环境。根据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等原则选择最佳的自然环境来兴建城市、聚落。通过修建人工风水建筑物作为地形的补充,以取得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风水建筑物以各种形式出现,如宝塔、楼阁、牌坊等。其中又以宝塔最为常见,风水建筑兼具物质、精神、景观多方面的功能,即通过兴建风水建筑来达到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

(二)传统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分析
       传统标志性建筑为满足相应功能的需要,同时受其文化及风水学说的影响,在位置选择上极为考究。多选址于城市或聚落中的显要位置,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易识别性。区域入口、中心、出口等重要节点都可能是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地,牌坊、宗祠、文峰塔、魁星阁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标志性建筑都没有脱离这些位置,这些标志性建筑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对空间属性和场所精神起到了诠释的作用。

(三)传统标志性建筑的共同特征
      传统标志性建筑经过时间的沉淀,一方面作为具体建筑场所慢慢被人们所熟悉, 形成一些特定的记忆,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对它的长期作用,文人墨客的吟诗作赋,使这些建筑声名远播,如武汉的黄鹤楼、西安的大雁塔等。总而言之,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城市或聚落的标志性建筑,而且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为人们所牢记和称道,是因为这些建筑具备了一些特质可以对以上功能和需求进行承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共同特征:
1、利益和价值的公共性极强,能体现市民或村民的共同价值;
2、其功能是复合的,兼具物质、精神、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
3、地理位置上,位置险要、结合位置形象独特;
4、建造方式、造型、体量、材质等能够突出体现当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水平;
5、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某种文化的物质象征;
6、所处场所的空间控制点和视觉焦点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易识别性。


二、当今标志性建筑物设计中的问题浅析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高潮,各大城市竞相推出七大、十大标志性建筑来提升城市形象,但推出的标志是否位置得体、形象鲜明而不负众望则值得深思。梳理我国各个城市区域的脉络,我们会惊叹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快速,但同时也会很快陷入一种迷惘。各个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究竟在哪里,一些当时成为标志的建筑很快就湮没在后来更高大、更新奇的建筑之中。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块同时推出众多标志,每个标志建筑之间毫无关联,反而事与愿违,失去了作为城市标志的意义。通过对传统标志性建筑的分析及对这些建筑所具有特质的归纳,我们发现当今对城市标志性建筑的追求普遍存在一些误区。

1、对标志性建筑的类型、数量缺乏控制。
       传统城市或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都是由那些公共性极强、能体现公众的共同价值并与市民或村民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建筑类型所充当。当今城市所追求的标志性建筑在类型上缺乏理性的思考。一些为少数人服务的办公建筑、娱乐建筑、商业建筑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堂而皇之地成为城市乃至一个更大区域的标志性建筑,而一些适宜作为标志性建筑的类型却得不到足够重视,最终在建筑类型这一原则上缺乏合理的选择。

       除在建筑类型选择上失去理性的思考外,在标志性建筑的数量上也缺乏合理的控制。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控制中心和区域的视觉中心,在城市中的数量应该是较少或极少数的。现代城市过于热衷于标志性建筑的建设,造成了标志性建筑的数量泛滥。本来意在加强秩序的标志性建筑反而导致了空间的混乱,形成一种无中心、无秩序、各自为政的区域空间形态。

2、对标志性建筑的位置缺乏选择。
       如果标志物的位置恰当,它能确定并加强一个核心的地位,而如果它的布局发生偏差,容易造成误解。由此可见一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对位置是有严格要求的。这一点在我国传统标志性建筑的位置选择上有明显体现,可以说特殊的位置是形成标志性建筑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今日一些标志性建筑,似乎对选址并没有太多的考究,往往是业主在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后,不顾地块在城市中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为表现自己,突出于环境和个人或少数人意志而盲目追求所谓的标志性建筑。

3、忽略了时间和文化对建筑的作用。
       一座建筑物、构筑物能否成为区域的标志,关键看它是否被公众所接受和认可。而不是仅凭业主的策划,建筑师的设计或某些人的主观愿望就能实现。传统城市或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都是经历了千百年文化的熏陶,在建筑上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特征,才被人们所熟悉和认可。也正是具有这些特征,才历经沧桑作为标志性建筑依然屹立在当今的城市中。一座建筑在建造之前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作依托,在建成后也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社会文化的作用,却成为了一个区域的标志,这样的建筑只不过是某个人或少数人强加的标志罢了。

4、对标志性建筑缺乏全面统筹的思考。
       一栋建筑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建筑,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不只是依靠与众不同的建筑外观和夸张离奇的建筑形象,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总结了传统标志性建筑所具有的六点特征,当今城市在追求标志性建筑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仅从某一方面出发来认识标志性建筑,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仅从外观形象出发追求标志性建筑,而对建筑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所体现的文化、在区域中所处的位置、所表现的技术和艺术等等因素缺乏全面统筹的思考。此外某些项目追求标志性建筑不是从社会功能、区域景观等总体性因素出发,而是以一些非公共性和非理性的目的为出发点,如为政治目的的政绩工程、为商业目的的商业炒作项目等等。标志性建筑作为区域视觉认知中心,也不是像传统城市或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那样,都有具体的功能或功能上的说法。

5、脱离区域功能与区域形象而孤立地做建筑。
       建筑物由室内功能决定了其功能属性,构筑物更多的是区域文化、精神的体现,成为区域性的地标性的建、构筑物还担负起了提升区域形象的作用,在一个拥有地标性建筑物的区域中再建造一座新的地标建筑,应该建立在对区域未来的功能集合和地标建筑这个功能节点的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筑规模、造型、外观设计应该以提升区域形象为目标,而在一个拥有巨大地标构筑物的区域内,要搭建一座新的更大尺度的构筑物,实践证明是很不可取的。
综合来说,当今社会所普遍追求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在类型、数量、位置、处理手法等方面的非理性,导致了区域标志性建筑的泛滥, 通过传统与当今标志性建筑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当今标志性建筑存在的不足。

三、成功的标志物设计
       时至今日,区域的标志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的丰富,涉及的内容包含了雕塑、体量较大的标志性景观、功能区域的山门、大型的商业功能建筑、大型的体育场……

       历史上的很多地标性建筑在最初设计时并没有定位为地区标志,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在成为城市甚至民族、国家的标志后更具备了精神层面的价值,成为一个区域的象征。埃及的金字塔阐释了简单而刚硬的构成形态结合巨大的体量可以完成有寓意的标志;高迪在曲线和结构上找到了结合点,设计建造了圣家族教堂,点缀了加泰罗尼亚的精神和艺术的圣地―――巴塞罗那;约翰・乌藏在考虑了滨水环境、城市背景后,赋予了歌剧院纯净的色调和别致而有寓意的形式;自由女神像以简单寓意诠释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主题;迪拜的阿拉伯塔在迪拜海岸线上竖起了一座白帆的同时,其高端的功能也足以成为阿拉伯海湾富有的标志……

       在满足了有突出特点、符合需要、以信仰为依托、明确的功能指向等几方面要求后,到了体现设计师功力的时候,设计师做出的设计应该是造型独特优美、符合美感要求,有时候甚至可以适当而有预见性地挑战大众和主流的审美观,这样的设计才是贴合区域要求和提升区域形象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

四、结语
       造成区域标志性建筑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意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区域管理体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主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使得今日的城市出现了数量繁多、千奇百怪的各式标志性建筑,而真正能代表区域特色,被市民认可的却寥寥无几,当今的环境相对传统的城市或聚落环境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不可能照搬传统的方法来解决当今的标志性建筑问题, 但传统标志性建筑以其独有的特征,彰显自身的个性,成为城市或聚落空间中不可替代的建筑标识。某些保留下来的建筑至今仍被人们认可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肯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通过对传统标志性建筑的分析研究,结合当今标志性建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区域规划和设计中应对标志性建筑加以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引导,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能体现区域特色的空间标志和人记忆中的象征。







水上720°生活 © 2005-2018 广州中土文旅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8025380号

友情链接: 湖南研学旅行 广州高新认定 免费资源 黄山旅游